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要闻
【枫桥经验】长岭法院:精耕诉源治理 细作“无讼”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10 09:24:49 打印 字号: | |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一直以来,长岭县人民法院深入落实省高院“1313”工作总体布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主导的县域社会治理大格局,以“抓三端筑三防”的诉源治理模式,使纠纷防于未发、诉讼防于未成、案件防于未衍,“无讼”“止讼”“息讼”三道防线一体推进,促进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真正让司法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聚焦前端治“未病” 无讼理念沁人心

抓实普法责任,奏响法治宣传“进行曲”。精心搭建法治文化阵地,创新打造“普法课堂”,依托人民法庭公众开放日,邀请周边群众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法庭,接受法治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年初以来,7个基层人民法庭共接待“听课”群众1000余人次。

以基层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为切入点,选取多发易发的民间借贷、房屋买卖、邻里纠纷、离婚诉讼等典型案件,在各乡镇逢集日开展“法治服务日”活动,开展普法宣讲1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800余份。以“一企一法官”为抓手,“点对点”为辖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点单普法等司法服务,有针对性提出法律建议7条。此外,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法院工作动态、典型案例、法官说法短视频等,强化以案说法实效。

打造无讼村屯,浇开基层“和谐花”。注重强基导向,积极延伸“无讼”触角,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理念为支撑,打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红色范本”。出台《长岭县人民法院关于无诉讼示范村屯评定暂行办法》,将无重大刑事案件、信访积案等情形作为硬性指标,结合发案量多角度衡量,在7个人民法庭辖区内动态评定并挂牌28个星级“无讼示范村屯”,进一步倡导无讼风尚。

聚焦中端治“欲病” 止讼解纷促和谐

委派调解有章法。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以巨宝山法庭为试点,率先与辖区内3个乡镇党委政府签订《诉前调解工作备忘录》,对符合诉前调解的案件,由法官和政法委员共同签批,将案件分流至矛盾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在此过程中,法官全程对接联络,对于调解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和程序问题及时解决,为案件调解提供法律保障。年初以来,巨宝山法庭诉前导出案件46件,调解成功37件,调解成功率为80.43%。今年2月,巨宝山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经验获最高人民法院全媒体报道。

多元解纷创新法。坚持“专业调解与联合调解”相结合,联合司法局、妇联、仲裁、工商联等多个部门共同搭建诉调对接服务平台,成立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站、法律事务调解中心,夯实调解中心调解力量,积极引进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等调解组织,逐步形成“和解优先、非讼其次、诉讼兜底”的多元纠纷化解模式。目前,已有62名调解员进驻调解平台,非诉解纷呈现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特点。2023年以来,诉前调解1309件,调解成功1155件,调解成功率达88.24%。

横向联动找妙法。建立“法庭+司法所”联动模式,在人民法庭设立驻庭调解工作室,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轮流担任专职调解员,定期定点参与调解工作。健全“法官+村委会”对接机制,利用村干部“人缘广、地域熟、社情熟、民情熟、信息灵”的特点,实现纠纷事先预警、提前“吹哨”、初步调处等,力促矛盾纠纷止于萌芽。

聚焦末端治“已病” 息诉止争显成效

判后答疑解心结。牢固树立新时代正确司法理念,着眼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将判后答疑作为“必选项”,综合运用疏导说理法、推心置腹法、换位思考法、就事处理法等方式,对裁判中有关程序、适用证据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理由等问题及时释法,阐明裁判程序的合法性和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引导当事人正确认识裁定、判决结果,提升当事人对案件裁判的认可度、满意度、接受度,使其心悦诚服地服判息诉。上半年,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为 93.35%,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9.56%。

释法明理优效果。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指引、教育等功能,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础上,充分阐明事理、释明法理、讲明情理、讲究文理,深入阐释法律法规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通过“小案件”讲述“大道理”,以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的司法裁判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

阳光司法提公信。以数字赋能,常态化推进司法公开,扎实开展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典型案例解析等活动,法官在镜头下办案、把裁判文书“晒”在网上成为常态、形成长效,让群众更加了解司法、信赖司法,努力实现“看得见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能认同的权威”。

一项项制度的出台,一剂剂良方的探索,长岭法院正在用实际行动和可见成效回应着新时代下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与期盼。心有所向,不惧路长。长岭法院将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深入探索诉源治理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把诉源治理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市法院宣教处